夫妻间老是因为家人引发争吵,到底该怎么处理才好?

我和另一半经常因为家人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。就比如上次,我父母来家里小住,我妈帮忙做饭的时候,不小心把厨房弄得有点乱。我老婆就很不高兴,跟我说了好几次,我觉得老人难得来一趟,帮我们做饭已经很辛苦了,这点小问题没必要计较。结果因为这个,我们俩就吵起来了。还有一回,她弟弟找我们借钱,我不太愿意借,觉得他之前借钱就没按时还过。她就觉得我不帮衬她家人,为此我们又大吵一架。类似的情况太多了,因为家人的事吵架,真的让我们都很疲惫,我到底该怎么处理这些矛盾呢?

夫妻间老是因为家人引发争吵,到底该怎么处理才好? 1

导师分析:

夫妻间因家人引发争吵,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双方心态因素。从自身家庭观念来看,每个人在原生家庭中形成的观念不同。像丈夫,可能在原生家庭里习惯了长辈帮忙做事,即便有点小混乱也觉得正常,认为应该对长辈感恩,所以面对妻子对父母做饭弄乱厨房的抱怨,会觉得妻子小题大做。而妻子可能在自己原生家庭中,对厨房整洁有较高标准,所以看到这种情况就难以接受。

在对待对方家人态度上,双方也存在差异。丈夫不愿意借老婆弟弟钱,是基于过往经历,担心借出去的钱难以收回,这是从经济风险角度考虑。但妻子站在亲情角度,觉得丈夫不帮衬自己弟弟,是对自己家人的不重视,甚至上升到对自己感情的质疑。这种差异导致双方在面对对方家人事务时,难以达成共识。

从夫妻沟通方式看,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。当问题出现时,没有心平气和地去理解对方想法,而是急于表达自己观点,试图说服对方。比如在厨房问题上,若妻子能先表达对老人帮忙做饭的感激,再委婉提出希望保持整洁的想法;丈夫能认真倾听妻子的诉求,而不是直接反驳,或许就不会引发争吵。在借钱问题上,若双方能一起分析弟弟还钱能力及家庭经济状况,而不是互相指责,也能避免矛盾升级。这种无效沟通模式,让因家人引发的矛盾不断积累,最终频繁爆发争吵。

导师建议:

首先,夫妻双方要学会换位思考。当因家人问题产生分歧时,先站在对方角度思考。比如丈夫在妻子抱怨父母弄乱厨房时,想想妻子对整洁的要求可能源于她的成长环境,并非故意针对父母。妻子在丈夫拒绝借弟弟钱时,考虑丈夫对经济风险的担忧,并非是不重视自己家人。通过换位思考,增进彼此理解,减少矛盾产生。

其次,建立有效沟通机制。在遇到家人相关问题时,找个合适时间和安静环境,双方心平气和地交流。比如可以说:“亲爱的,我知道我们因为我父母(或你弟弟)的事有不同看法,我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聊聊,听听彼此真实想法,看看怎么解决。” 沟通时,注意倾听对方观点,不要打断,然后再表达自己想法。例如在借钱问题上,双方可以共同分析弟弟的还款能力和家庭承受能力,找到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案。

再者,明确家庭边界。夫妻要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小家庭必须承担的,哪些是可以协商的。对于双方家人,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提供帮助,但也要考虑小家庭实际情况。比如在借钱问题上,设定一个合理额度,既帮衬对方家人,又不影响小家庭经济稳定。对于父母的生活习惯,若不影响小家庭正常生活,尽量尊重。

最后,寻求家人理解。夫妻可以一起与相关家人沟通,让家人了解小家庭的情况和需求。比如带着妻子一起跟父母说厨房整洁对妻子很重要,希望父母以后做饭能稍微注意下。跟妻子弟弟坦诚说明家庭经济状况和对借钱的担忧,争取他的理解。通过家人间相互理解,减少因家人引发的矛盾。

网友评论一:

夫妻因为家人吵架真的太常见了,大家都觉得自己有理。但其实都得互相理解,站在对方角度想想。就像这例子里,丈夫得理解老婆对厨房整洁的要求,老婆也得理解丈夫担心借钱收不回来。要是都只想着自己,那这日子没法过。夫妻之间还是得好好沟通,把话说开,别一有矛盾就吵,这样才能解决问题,家庭也能和睦。

网友评论二:

我觉得这夫妻双方都有点问题。丈夫太护着自己父母,对老婆的感受不管不顾;老婆呢,也太向着自己弟弟,不考虑家庭经济状况。在处理家人问题上,不能太自私,得为小家庭整体考虑。而且遇到事别直接吵,心平气和商量,说不定能找到更好办法。要是一直这么吵下去,感情都得吵没了,家庭也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