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这段时间,我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严重的病,尽管去医院检查多次,医生都说我身体没什么问题,但我就是控制不住地担心。这种疑病的心理让我脾气变得特别暴躁,一点小事就容易发火,和家人、朋友的关系也受到了影响。我知道这样不好,可自己就是没办法调整过来,心里很苦恼,不知道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应对这种情况,真希望能有人帮帮我。
导师分析:
疑病导致脾气暴躁,原因主要有两方面。从心理层面来看,对自身健康过度担忧,源于内心安全感的缺失。当人无法掌控自己对健康的焦虑情绪时,会产生一种无助感,这种无助感就容易转化为愤怒,以脾气暴躁的形式表现出来。同时,长期处于疑病状态,心理压力不断累积,在日常生活中,一点小的刺激就可能成为情绪爆发的导火索。
从认知角度,虽然多次检查结果显示身体无恙,但依旧坚信自己患病,这是认知偏差的表现。这种不合理的认知进一步强化了疑病心理,从而导致情绪更加不稳定。在这种状态下,你内心充满痛苦和纠结,既明白自己的情绪反应过度,又难以摆脱疑病心理的控制,所以会陷入苦恼之中,与身边人的关系也因此受到损害。长此以往,不仅影响人际关系,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,形成恶性循环。
导师建议:
首先,尝试认知调整。当疑病想法出现时,提醒自己多次医院检查的结果是可靠的,用理性思维去对抗不合理的疑病认知。可以把医生的诊断证明放在显眼位置,每当怀疑自己患病时,看看诊断,告诉自己身体是健康的。同时,学习一些健康知识,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断方式,减少因无知而产生的恐惧。
其次,进行情绪管理训练。当感觉到脾气要爆发时,尝试深呼吸,深吸气 5 秒,然后缓慢呼气 5 秒,重复几次,让自己的情绪稍微平复。也可以暂时离开引发情绪的场景,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独处一会儿,等情绪稳定后再回来。平时还可以通过冥想、瑜伽等方式,提高自己的情绪觉察能力和控制能力。
再者,寻求专业帮助。如果疑病心理和脾气暴躁的情况严重影响到生活,不要犹豫,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。他们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评估和治疗方法,如认知行为疗法,帮助你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模式,缓解疑病心理,从而改善脾气暴躁的问题。
最后,转移注意力。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,培养一些兴趣爱好,如绘画、阅读、运动等。当注意力从自身健康过度担忧上转移开,投入到有意义的活动中时,不仅能减少疑病想法出现的频率,还能释放压力,改善情绪状态,使心情更加愉悦。
网友评论一:
我觉得你得相信科学呀,医生都检查说没事了,就别自己吓自己啦。多做点别的事儿转移注意力,像我一忙起来,啥烦恼都没了。情绪管理那招也挺有用的,感觉要发火就赶紧深呼吸,或者先躲开。别老陷在疑病的想法里,生活多美好,还有好多有趣的事等着咱们呢。
网友评论二:
我能理解你这种心情,疑病确实很折磨人。我觉得你还是找专业人士帮忙靠谱点,心理咨询师能帮你分析为啥会这样,然后给你想办法解决。平时也可以多和朋友聚聚,跟他们说说你的想法,说不定他们也能开导开导你。别一个人扛着,大家一起帮你,肯定能慢慢好起来的。